当前位置:意大利新闻首页 > 中文新闻 > 欧联网 > 正文

出口“蝶变”拓展海外新市场势在必行

意大利时间:2016-12-09 08:52 作者:意大利客服 阅读:

  欧联网12月9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9日发表周德文署名评论文章说,“中国制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不但利润越来越薄,市场也越来越低迷;要活下去,“中国制造”必须蝶变,拓展海外市场是大势所趋。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制造”的致命缺陷在于处于国际分工模式——“微笑曲线”的底端,即制造部分,赚的是低利润的辛苦钱。而微笑曲线左边为研发,右边为营销,附加值都比较高。

  “中国制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不但利润越来越薄,市场也越来越低迷。

  首先,受金融危机及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海外市场萎缩。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接到的海外订单并不顺利,比去年还糟糕。他们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客商更加挑剔,往往向几百家国内工厂问价,还不断压价。很多时候,有些小企业为了留住客户,一再压低价格,甚至零利润接单。

  其二,海外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发达国家反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协调的结构问题,向实体经济回归。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多个场合提及振兴美国制造业。而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很有可能带动美国制造业复兴,那么美国制造业将成以中国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强大竞争对手。

  其三,贸易保护主义兴风作浪。市场的博弈牵动着大国的博弈和兴衰。经济形势恶化恰恰是保护主义滋生的温床,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的企业能够渡过难关,不少国家会迫于政治压力而采取保护主义的做法,高筑贸易壁垒,限制他国的商品进入。尽管金融危机爆发已有五年之久,很多国家依然恢复乏力,为保护国内企业,依然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此外,国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因素的上涨,大量外资从中国市场撤离。然而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含量低,品牌与创新优势较差的代工企业,遭遇一场空前浩大且残酷的大洗牌。

  可见,“低价取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外资”为市场之媒不靠谱,企业还需自力更生。

  “中国制造”改变利润低、市场话语权弱的弱势生态,积极转型,就要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下功夫,既要注重品牌、技术与创新,还要多渠道拓展营销链。其中,拓展海外市场是“中国制造”走出微笑曲线底端的关键步骤。

  市场越大,企业赖以呼气的氧气就越充足,企业的生命力就越强。庞大的海外市场不断缩水,成为企业的生存瓶颈。要打破瓶颈,就要学会深度耕耘,打破旧市场的界限,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企业被市场搅得焦头烂额,主要在于企业的市场过于狭窄。只有改变单一的市场方式,避免市场过于狭窄化,才有出路。

  “中国制造”在营销方面的弱势表现在,渠道单一,且过多依赖第三方。营销变革就需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参与到全球贸易链条中,缩短贸易链。

  “中国制造”可以自行在海外建立销售渠道,如建立商贸城、设立门店等。企业自营出口,不仅收回了分给中间商的那部分利润,其进出口退税还可以抵税。

  同时,由于与海外市场近距离接触,也更有利于企业准确地把握当地消费者的消费文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顾客的竞争,顾客已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只有然而,客户形形色色,由于性格、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五花八门,他们的行为无法预测。为了满足苛刻的客户需求,企业需接近客户。只有将自己浸淫于目标顾客的生活中,不断与他们进行互动沟通,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价格相当、价值匹配、服务满意的产品。

  中小企业在海外单独独斗往往很难成大气候。在海外,“中国制造”可以继续发挥蚂蚁雄兵的力量,抱团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如建立商贸城,仅温州企业在海外兴建的商贸城已有15家,目前有十几家商贸城已进入招商程序。

  当然,拓展海外市场是来自渠道的转型,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企业能否提供质量过硬、品牌叫响的产品。2013年以来,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海外订单都在下滑,有不少知名企业的海外订单有反弹趋势,根本原因他们的品牌知名度高,产品信誉好。

  所以,拓展海外市场只是手段,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逐渐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才能真正经受住不同国籍、语言、肤色及其文化的消费者的考验。【作者:周德文著名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温州东方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意大利客服)

上一篇:意大利总理伦齐正式辞职...
下一篇:25年后看苏联解体,人们看到什么...

国外影视网广告图片

588广告图片


微信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