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想必是无数中国人舌尖上的新宠。而电视综艺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就将这位“大红人”放在了收官之作中,让爱吃辣和不爱吃辣的人都对辣味产生了新的内容理解。今天小编就来和你说说辣椒在中国的历史。
江西篁岭,村民在晒辣椒
辣椒的前任是胡椒
“椒”最早指的是花椒及其近缘种,他们的果皮具有辛辣味道和香气,在中国很早就用作调味品了。
除了做调味品,花椒属植物入药也很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一些西汉早期医书,其中的《五十二病方》就多次在药方中使用“椒”。
《五十二病方》
从东汉时期开始,通过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通和贸易,中国人又知道了种子具有辛辣味的胡椒。西晋司马彪著《续汉书》中就记载“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也记载了“胡椒酒”的制作方法。
到了唐代,胡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已经具有相当地位。但因为中国除了云南南部和海南岛之外就无法种植这种热带作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是一种贵重的异域香料。
唐代有个贪官叫元载,抄家时居然抄出了八百石胡椒(合今40多吨),由此可以想象他拥有的财富之巨。
“南海一号”上的黑胡椒遗存。
当胡椒成为收藏品
当中国人像收藏金条一样收藏胡椒的时候,欧洲人也把胡椒当成了宝贝。
在中世纪,欧洲人把胡椒当成香料,是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香料。当时印度和东南亚是胡椒的主产地,从亚洲传入欧洲,路途遥远,程序复杂,高昂的运费加上中间商的层层加价,以至于胡椒的终端零售价几乎与黄金等值。
中世纪的欧洲,那些满是香料的食物大多以或金或银的盘子盛装
正因为如此暴利,使得大航海家哥伦布看到了欧洲市场对于胡椒的渴求,也看到了贩卖胡椒产生的暴利,于是他向皇室申请资助,试图开辟一条最短的航道获取胡椒,以降低生产成本。
1942年,哥伦布航行发现了新大陆,也发现了辣椒。
航海家哥伦布
美洲是这颗星球上最早种植辣椒和食用辣椒的地方,美洲土著印加人食用辣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遗憾的是,由于美洲和其他大陆的隔绝,直到公元15世纪,辣椒仍然只在这块陆地上称霸,世界上其他人民无福品尝,连听都没听说过。
滑稽的是,哥伦布本来想去印度,想找的是胡椒,结果他把美洲大陆认为是印度,而辣椒却想成了胡椒。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将辣椒的种子带回欧洲,地中海周边的居民开始种植辣椒,并很快地爱上了它的风味。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欧洲人因为殖民无形中将他们的食俗和食材迅速传播到其他大陆,其中就包括辣椒。
欧洲市场上贩卖的辣椒
辣椒何时传入中国
关于辣椒传播至中国的方式方法众说纷纭,比较可靠的是辣椒从海路传入中国,由马来西亚进入广州,这也符合四川某些地方将辣椒称为“海椒”的说法。但也有学者认为辣椒最先进入中国的地方是在浙江。
明代戏曲家和养生学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印行,其中记载有“番椒”,描述是“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辣椒记录,那时的辣椒只是一种观赏植物,而他也再次挪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椒”为这种新作物命名。
高濂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遵生八笺》是他晚年隐居西湖时的著作。巧的是,在清代的地方志中,浙江的地方志也最早记载辣椒,这强烈暗示辣椒最早是通过海路先传入浙江,再从浙江传入其他地区的。
《遵生八笺》
但不管如何,由于辣椒的味道过于刺激,沿海地区的居民却无法适应它的口味,内地的居民也不敢轻易尝试。
不过是金子却总是会发光的。明朝末年,一场因为天灾和战乱引发的大饥饿席卷半个中国,人们寻找一切可以救命的食物,辣椒借此进入了广大饥民的肠胃。
特别是万山环抱的贵州,由于交通不便,食盐和蔬菜极度匮乏,贫民只能用辣椒佐餐,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饥荒年代。
据贵州当地的老一代的人们叙述,早年只有过节时才可能吃得上大米和腊肉,平常只有辣椒可供佐餐,超半数人家连盐都买不起,只能用辣椒代替盐,用辣椒的刺激来改变饮食的寡淡。
“贵州一怪,辣椒是菜”
不止是饥饿时代的贵州,在湖南,在江西,在甘肃,在陕北,在河南,大多数农民都爱吃辣椒。确切说,人们不是爱吃,而是不得不吃,因为辣椒是适应性最强的蔬菜,既容易种植,又便于存放。
更重要的是,辣椒固有的刺激性辛香可以给人们单调的饮食增添一种美妙的风味。从这个角度看,正是辣椒帮助广大贫民挨过了饥荒岁月,它是上天赐给穷人的神奇礼物。
五花八门的辣椒品种
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如今这么多的舌尖美味,而爱吃辣椒这一习俗也深深地渗透到了西南地区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贵州的辣,纯粹而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