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来,留学生已经不是“独一份”的经历了,留学成为我们的求学道路上的选择之一。毕竟,从改革开放到去年底,中国累计超过519万人出国留学。
而你知道么?
这数百万人的留学道路,
都与他密不可分!
容闳
容闳
(1828.11.17至1912.4.21)
今天是他的忌日,
1912年时,他在美国病逝。
容闳
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带领百余位幼童官费赴美留学
开创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
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 耶鲁大学就读时照片
容闳在美国接受了高中、大学教育,希望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留学。
“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
奋然无悔!
这描写的便是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破冰之旅。在容闳的积极策划下,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出发赴美。
部分赴美幼童照片
这是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奋斗18年的成果。成行之时,容闳无比欣喜。
1850年,容闳考入耶鲁学院,成为首位就读于耶鲁大学的中国人。此前,他只是广东香山县一户贫困农家的孩子。7岁时,他赴澳门就读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on School),因为那里有吃有住,还可以读书。
后来,学校校长勃朗夫妇因病返回美国,希望带上几名中国学生。容闳第一个举手,18岁到达纽约。容闳考入耶鲁大学,一边寻找学费赞助、一边打工,却学业优异。后来获得文学学士,让同龄人刮目相看。
截图自《容闳》纪录片
也就是这样的经历,让容闳明白教育的意义,这种力量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是变革性的!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到海外学习后报效民族!
中国幼童在美国学习的场景
在容闳所生的时代,美国在人们心中仍然是“蛮夷之地”。容闳苦心奋斗18年,终于,清政府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让学生公费赴美读书、条件优厚,却发现没有人报名。
截图自《容闳》纪录片
容闳不得不回乡招生。于是,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中,24人来自广东,13人来自香山县。此后,1873年6月,1874年9月,1875年10月,共四批、合计120名留美幼童成行。
截图自《容闳》纪录片
这批小学生收到《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称赞,融入美国生活,打棒球、橄榄球;容尚谦等幼童常到大作家马克吐温家里做客;受到当时美国总统格兰特接见。
(幼童们参加体育运动照片)
这些体育运动的照片,记录着他们有多优秀,却也让当时清朝官员认为学生们热衷运动,不思进取。后来,留学项目被终止。
但这一批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化有巨大的贡献。
当时的小留学生们,有51人考入大学,包括耶鲁大学22名、麻省理工学院8名、哥伦比亚大学3名、哈佛大学1名。
他们当中有外交官唐绍仪、刘玉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任华人官守议员周寿臣等。
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不仅让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容闳还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容闳等人所著书籍
1877年2月26日,容闳给耶鲁大学图书馆范南馆长的信中首倡此事:
一旦耶鲁大学决心设立“中国语言文化讲座”成为事实,我愿意随时将我个人的中国图书捐赠给贵馆,我深望耶鲁且莫拖延此事,而让哈佛大学预着先鞭。
容闳个人捐赠四大箱子、1237卷中文古代典籍。
“我希望这些书籍平安到达贵馆,它们将是一个伟大的中文图书馆的核心部分。”
历史走过了一百多年,耶鲁大学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汉学研究资料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成为著名汉学研究者知识的海洋,而她的源流,竟是当年容闳开拓奠定。
2006年4月,耶鲁大学又把容闳捐赠的1237卷古代典籍中的一本《小学纂注》赠送给到访演讲的胡锦涛主席。
1998年,容闳诞辰170周年,耶鲁大学所在的美国康涅狄格州宣布,将9月22日(当年第一批中国幼童在美入学之日期),订为“容闳及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
媒体刊登容闳讣闻
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唐人街,有一座高楼叫做孔子大厦,大厦下有一所公立小学,命名为容闳小学。
有史学家总结,容闳以一人之力带动一批,以一批影响一代,以一代造福一国的留学教育,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创了百年留学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批批富国强兵的栋梁之才,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致敬容闳!
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