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闻网

(视频)动手了!中印两军爆发肢体冲突,刚刚,外交部作出正式回应!

点击关注意大利大全


再过十多天,金砖五国厦门峰会就要召开了。

 

然而,作为金钻五国最重要的两个成员国,中国印度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随着印度叫嚣“战争”的言论日渐频繁,老铁猛然意识到印度想要的不仅是中国停止在洞朗地区的施工,还有更大的阴谋,而这个阴谋是围绕着整个中印边境展开的....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中国一改往日“闷声发大财”的作风,在边境展开了强有力的回击,与印军爆发激烈冲突!

 

一时间,从洞朗到克什米尔地区,山雨欲来、风声鹤唳...

 

一.中印班公湖爆发冲突,珍宝岛的预演?

 

这次中印危机爆发的点,是在洞朗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印两军在整条边境线上异常活跃。冲突,也从洞朗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

 

8月16日,一条从印度传来的重磅新闻在中国互联网上疯传。

 

据《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在15日上午,中印双方士兵在拉达克(Ladakh)地区的班公湖(Pangong Tso)附近发生了对峙,双方互相投掷石块并有人受伤,随后双方士兵各自撤出了冲突地点。

 

印媒报道截图

 

在当天中国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并没有证实这条消息。加上印媒时常自己打脸的缘故,先让新闻飞一会儿。

 

直到21号,,外交部正式回应“中印互投掷石头事件”:已提出严正交涉!这相当于中国官方承认冲突存在。回应全文如下:

 

经中方核实,8月15日,中国边防部队对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进行正常巡逻,受到印度边防部队阻挠。期间,印方采取激烈动作,冲撞中方人员并与中方发生肢体接触,造成中方人员受伤。印方此举违反双方就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达成的有关共识,危及中印边境西段局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已通过涉边渠道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敦促印方恪守两国间达成的有关协议协定规定,切实遵守1959年实控线,严格约束印度边防部队的活动,切实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次中印冲突爆发的地点,是在班公湖北岸中印实际控制线一带。《印度时称,冲突原因是印方为了阻止我方试图“侵犯”印军所处的Finger 4Finger 5区域。

 

中印两军冲突地点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在周五的发布会上,也确认了中印两军在班公湖爆发冲突。

 

关于中国是否“侵犯”了印度所谓的F4/F4地区,导致冲突爆发,中国官方没有正面回应过。但从视频里,解放军对印军屡下“狠手”可以看出,我方并不怕事情闹大的心态。

 

下面,放几张图详细解读一下,让大家看看解放军兵哥哥对印军有多狠!

 

左侧是解放军,右侧是印军。此时一个印军士兵占据制高点位置,向解放军一猛砸石头。

 

解放军一小哥绕后突然出现,一脚猛踹,直接把印军的“狙击手”踹下去了。

 

双方混战,一解放军小哥手持国旗冲入战圈,孤身一打五。

 

一名三哥被集火受伤倒地,双方撤退,临走前受伤三哥又被挨了一下。

 

有视频有真相



中印两军冲突视频

 

据相关报道,这次中印边境冲突以印军六名士兵受伤、解放军完胜的局面而告终!

 

洞朗对峙还在持续,中印又在克什米尔区域又发生新的冲突,确实出乎预料。

 

一直以来,中印两军在边境“互动”是常有的事,但一般都是对峙、喊话、拉人墙之类的。像这次双发直接爆发拳脚冲突,可以说是历年来非常罕见。

 

从视频内容来看,解放军携带了武器,侧面反映出我军做好了应对局势升级的准备。

 

历史不会重演,但有时候历史也会有惊人相似的地方。

 

这次中印冲突,不禁想到了“珍宝岛战争”前夕,中苏两军在边境的大规模械斗事件。

 

中苏两军互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苏分道扬镳,苏联士兵开始在边境频繁挑事。

 

面对苏军的频繁挑事,甚至用坦克车碾压我边民,毛主席亲自批示:允许驻守边防的士兵视情况发动反击

 

于是,在中苏边境上,中苏两军时常爆发大规模混战(打群架)。中苏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1969爆发了“中苏珍宝岛战争”。

 

这次中印班公湖冲突,情况和几十年前中苏大规模械斗很相似,都是在敌军肆无忌惮的挑事下、我军强硬回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度的容忍不是没有底线的!

 

珍宝岛战争

 

至于这次事件会不会成为“珍宝岛的预演”,各位看官,我们拭目以待。

 

二.中印冲突升级,印度暗藏惊天杀机

 

中印边境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以前都是一些小的冲突。但今年,非常不一样。

 

首先是印军悍然越境没有争议的中国领土,然后更是向中印边境地区调动大量作战人员和物资。

 

接下来中国似乎也不打算忍了,直接在班公湖和印度干架。

 

 

中国和印度的对抗,为何会上升到如此激烈的高度呢。在老铁看来,或许是跟印度暗藏的惊天杀机有关。

 

刚开始的时候,老铁并没有意识到雅鲁藏布江可能是印度的落脚点。直到最近一条新闻发出,才猛然意识到,之前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雅鲁藏布江!

 

就在中印洞朗对峙持续超过两个月,《第一邮报》、《印度教徒报》等多家印度媒体报道:今年中国未向印度提供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数据。

 

印度外交部称,根据协议,中方曾承诺与印度分享水文资料,但今年并未共享相关数据。

 

《印度教徒报》19日报道截图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库马尔称:

 

“中印现存专家级机制——自2006年开始,(两国)开始共享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萨特莱杰河汛期的水文资料。根据备忘录,中国通常会于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的洪水季节,向印方提供河水流量资料,但今年直到现在(印方)仍未收到任何数据。机制最近的一次会议于2016年4月召开。”

 

印度外交部称:根据协议,中方曾承诺与印度分享水文资料,但今年并未共享相关数据。

 

至于为什么要找中国要水文资料呢,大家看一条新闻就知道了。

 

根据法新社报道:近日印度北部洪灾肆虐,超700人丧命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受灾人数高达上千万。至于损失惨重的原因嘛,是因为准备不足....

 

印度急需水文资料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一条贯穿中印两国国土的河流。在中国一侧,它被称之为雅鲁藏布江。对印度人而言,最恐怖的是雅鲁藏布江水坝

 

当年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上马的时候,印度方面就极力反对,甚至以武力摧毁为威胁。

 

雅鲁藏布江水坝

 

众所周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坝,蓄水和放水势必影响到印度一侧的生态安全,印度将其视为最大的战略隐患。

 

目前,印度陆军已经在中印边境部署了三个“布拉莫斯”导弹团。

 

所以,印度一直想处心积虑地想炸毁中国的水坝。早在2008年,印度人哈里萨德就撰文说:

 

“当今中国政府对本国实力过于自信。如果必要的话,这种自信将不得不受到军事上的考验。试图截流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即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将导致一场战争。短期而言,中国将拥有靠近边界的基础设施优势。但在一场范围更大的持久战中,中国将遭遇劣势,因为西藏公路和铁路线可能会被摧毁。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双输局面……总而言之,一场更大规模的争端可能在印度-中国边界出现。但愿中国能头脑清醒,不要上马雅鲁藏布江截流工程。”

 

那么,这次中印危机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可能性:印度想借机把事情闹大,然后武力摧毁雅鲁藏布江上的水坝?

 

 

 

印军为何还来赖在中国境内不走呢,外界有种说法是在等雪季到来,中印双方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撤。

 

但还有个原因鲜为人知,冬季,是雅鲁藏布江的枯水季!

 

印军之所以还稳着不走,他们很可能就是在等待冬天到来,等待雅鲁藏布江的枯水季节到来,那样的话,炸毁这水坝对印度的危害就很小了,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了。

 

如果印度要阴谋炸毁中国的水坝,一定会等到冬天到来的时候。

 

雅鲁藏布江枯水期

 

因为,那个时候是炸毁大坝的最佳时机,也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印度会人为地制造事态,继续升级局势。

 

一旦中国做出激烈反应,印度就会密集发射布拉莫斯导弹,摧毁中国的水坝,给西藏地区民众带来痛苦。

 

这就是印度人的险恶用心所在,这也许就是他们作战计划中的攻击目标。

 

印藏特种边境部队

 

印度那么多年来扶持西藏流亡政府,甚至,在侵占的我国藏南地区吸纳大量藏民加入印度军队(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

 

编后语

 

上述所言,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但,千万不要低估印度人的野心。印度是世界上所有大国中,在二战后唯一一个继续靠侵略扩张领土的国家!

 

更别忘了,现任印度总理莫迪,还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自他步入政坛以后,喜欢豪赌的心态更是举国周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不会重演,却常有惊人相似之处。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实力远不如沙俄。但在一群极端民族主义份子的鼓动下,日本举国上下赌上“国运”,与沙俄殊死一战!

 

结果大家都知道,日本以蚍蜉撼树的奇迹击败沙俄,跻身世界列强。

 

现在,莫迪带领下的印度,穷兵黩武,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莫迪借中印危机赌上印度国运、以攫取更丰厚利益的心态,一览无余。

 

或许,历史的滚滚洪流早已注定,莫迪和印度,迟早会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一块磨刀石。

 

古人云: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只有从强敌环视的绝境浴血厮杀而出,才有资格做这世界的王!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时寒冰

点击关注意大利大全
广告
  • 近日热门新闻

    ------------- 赞助商广告 -------------
    中文新闻版块
    热门新闻
    欧洲侨报
    华人谈
    华人街
    新华时报
    欧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