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闻网

(关注)浦东机场加强检查 人肉带货悠着点

点击关注意大利大全
欧洲侨报综合消息:近日有侨胞反映,回国时在上海浦东机场被海关拦下,随后被带到一个小房间里打开每个行李箱,不仅箱子被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而且还差点搜身;因为接受了海关的开箱检查,足足延误了三个多小时才出机场!还有侨胞反映,在浦东机场入关的时候,海关工作人员竟要求几乎所有的旅客都要进行行李扫描,甚至连空乘人员经过其专用通道时也要扫描行李。不仅如此,北京机场﹑广州机场和香港机场也加强了相关检查;据称,国内几大国际机场严查入境乘客随身行李的主要原因是要征收行邮税。消息一出,立马风声鹤起,一时间“回国留学生都要裸奔啦!”以及“还让不让人出国扫货了?”等等说法甚嚣尘上,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鉴于此,《欧洲侨报》通过多方采访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侨胞参考。




机场海关加强检查针对谁?

当地记者在浦东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随机采访了几十多名旅客,大部分旅客都表示没有接受个人贵重物品的检查,少数被抽查到的旅客也都属于例行的安全检查。一名被抽查的旅客说“就让把行李箱过了一下海关的安全检查设备,也没要求开箱”, 前几天刚从浦东机场入境特地回乡参加外甥婚礼的华侨小梅给外甥带了一对瑞士情侣表,过海关的时候行李箱也被照了一下,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违禁食品而顺利过关。联想到笔者自己不久前曾回国从北京机场入境,在最后出口的时候也被机场工作人员要求把行李箱放在扫描传输带上再次接受检查,但并没有要求开箱,一切正常。接受随机采访的乘客中只有一位女士有一台相机被海关扣了下来,不过随后也顺利地拿了回来,因为这台相机不是她本次出境购买的,而是她上次出国旅游时从国外带来的,因此并没有被要求缴税。显然,上海浦东机场乃至北京国际机场或广州白云机场目前阶段加强对入境乘客个人行李的检查主要是基于国庆期间的安全检查,以及加强对走私“水客”们的控制和检查,而对于个人贵重物品的申报和检查并没有特别苛严的情形出现。




何为行邮税?哪类物品不能免税

难么,浦东机场海关为何对入境乘客随身物品的检查突然从严了呢?行邮税又是什么税?哪些东西不能带入境呢?其实,中国海关征收行邮税的政策早已有之。曾有广州市民吐槽,其在欧洲旅游时弄丢的iPad被当地的好心老外捡到后按图索骥找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国失主,并自掏邮费寄回广州,谁知这位广州市民领取失物时却被告知要缴10%的行邮税﹔另有一位王先生在香港购买了一块三万多元人民币的意大利名表Panerai,入关时将其戴在手腕上,然后把本来佩戴的卡西欧手表放入了行李箱里意大利名表的包装盒内,不料在进入深圳福田海关时,海关人员以自带物品价值超过限额为由,征收了他30%的进口税约9000多元。上述涉事人之所以如此不走运,正是因为“行邮税”。所谓行邮税,是入境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也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行邮税根据物品类别的划分设有单独的进口税率表。行邮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入境旅客、运输工具,服务人员携带的应税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馈赠物品以及以其它方式入境的个人物品等。通过征收行邮税,对国内外差价较大的重点商品予以调控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根据中国海关部门的明确规定,对于旅客个人携带入境的物品,二十余类必须应税的商品包括: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电话机(包括数码电话如苹果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和餐料等。不仅如此,海关关员在临检现场还有“自由裁量权”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征税金额。

与欧美等国相比,中国的行邮税税率相对更高。目前中国行邮税采用的税率共设四档,分别为10%、20%、30%和50%。适用于10%税率的物品主要包括书刊、影像制品、金银制品、食品饮料等;第二档20%税率的主要包括纺织品、数码相机及其他电器、自行车、手表钟表等;第三档30%税率的多为高尔夫球及球具、1万元以上的高档手表,而最高档50%税率的则为烟、酒、化妆品等。2010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第54号令规定:入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入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入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旅客从境外带回物品的价值如果超出5000元,则要按规定交纳一定的行邮税。




人肉“水客”是重点检查对象

近期在浦东机场被查后补交行邮税的多是“水客”一族。通常来讲,通过非正当途径进口的货物俗称为“走私货”,而走私者就是水客。很多“水客”受人委托或受雇于人,将走私货物化整为零,放入行李中随身携带产品入境,从中赚取报酬。目前水客群体已日趋职业化团体化,水客带货的分工也日益精细化,从派货、带货到接货点均有专人负责。实际上,操纵水客的是卖家和买家。为降低风险,水客团体不断吸纳新鲜面孔加入,最近海关频频查获留学生、高龄老人甚至孕妇也参与其中,有的还拉来亲戚的小孩子假扮一家人帮人带货。“水客”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走私行为,一方面扰乱了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治安隐患,“水客”一族已成为中国海关的心头病。鉴于此,中国海关总署于2011年5月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将1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2次行政处罚后又再次走私的行为定为犯罪。如今意大利华社有专门的水客微信圈以寻找前往中国的留学生或华侨人肉带货回国,孰不知,“人肉”们在糟糟懂懂之间已踏在了法律边线上,一旦被查,受伤的总是水客。要知道,法律从不会因为“不知者不为过”而对触犯法律的人网开一面。说到帮人带货的“水客”,幕后操作者也有难言之隐。据悉,一些“人肉”拿了好处费和货物后,不仅私吞货物而且死不认账还大玩人间蒸发,让委托人赔钱又赔货,好不郁闷!




如何规避行邮税而顺利入关

一方面是海关正在加强检查,另一方面侨胞回国给亲戚朋友们带些欧洲的礼物又是人之常情,有的还是受亲友的委托帮其在意大利订做各种奢侈品;要想合理规避行邮税而顺利入境,就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可让国内的人做些假的receipt寄过来,以证明这些东西是在国内的买的,之前带出国的,现在又带回去。过关的时候若被查,可把假receipt拿给海关看。

◆务必将所带物品的价格标签撕掉。

◆最好销毁收据,或单另寄回国。

◆包装和物品最好分离,包装最好不带。

◆名表,高级珠宝,首饰等,不要放托运行李,能戴上的尽量都戴上。

◆IPAD,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等打算送人的,必须扔掉包装。尽量给电脑创建一个账户,账户的名字用你护照上的名字,以证明自用。

◆落地后,提取托运行李,出最后一道关,如果海关人员叫你把行李箱放到传送带上,淡定照做,无需慌张。




海关征收行邮税已引发争议

几年前,因个人境外购买iPad入境时需缴进口税1000元一事,曾引发广泛关注和极大争议,甚至引爆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之间的一场口水战。商务部相关人士称,缴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打击走私也是海关应尽的职责,但对个人自用物品征税的原则应当适度宽松,不能带有惩罚色彩。此外,《中国海关法》对进出境商品主要分为货物和物品两大类,但根据WTO关贸总协定的规定,不得对进出境产品实行除关税、国内税等之外的禁止或限制措施,WTO的这一规则适用于所有进出境产品,并无物品和货物之分。中国海关将个人行邮物品与货物区别对待并通过设置限值来加以限制,显然不符合WTO关于禁止数量限制的规定。反观欧洲,多数国家不单设行邮税,除明确规定禁止入境物品外,均未区别对待货物和个人行邮物品,而且与商业进口相比,个人行邮物品通常可享受更简便快捷的程序,从低征税,不设限额。不过,为保证旅客携带少量自用物品免税入境,欧洲各国均有一个低值商品的概念。比如意大利海关对300欧元以下、德国海关对450欧元以下的商品准予免税入境,300欧元以上至2000欧元以下的商品则按照简易申报程序进行监管征税。

近几年,民间希望政府取消行邮税的呼声渐高。原来,本来是为个人入境时携带适量自用物品予以减免税的行邮税政策被一些电商平台用于海淘商品,从而引发国内不少经营海外商品的零售业者的不满,因为按照正常的货物进口税额计算,这些海淘的税负明显低于后者,但这些商品其实都是用于经营且最终被国内消费者买走的。针对这一现象,国内零售业中出现了取消行邮税、并轨货物税的呼声。不过,中国海关总署明确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尚未定论。




多些常识,少些侥幸

别看大家每年都要往返于意大利和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侨胞们对各国海关的规定了如指掌。下面笔者为大家列举几点注意事项,希望即将乘机出行的您多些常识,少些侥幸:

●欧洲各国海关严禁携带黄金出境,入境则严格禁止各类含有致幻剂成份的感冒药。

●美国海关严禁旅客携带新鲜蔬菜和水果入境,包括各类中国土特产如肉松、药酒、月饼等等。

●香港海关规定,旅客只能携带19支香烟或1支雪茄入境。违者面临高额罚款和2年监禁。

●在机场免税店购买的商品,入境时也有限额。

目前,中国海关不断加强对入境旅客所带行李物品的检查,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国际机场对旅客行李的检查频率正不断增强。不久前,米兰一位侨胞回国时带给温州老乡的意大利火腿,就在浦东机场被检查人员通过扫描机给扫了出来并予以没收。《欧洲侨报》在此再次提醒广大侨胞注意,大家在回国携带物品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中国海关的相关规定,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耽误既定行程。



点击关注意大利大全
广告
  • 近日热门新闻

    ------------- 赞助商广告 -------------
    中文新闻版块
    热门新闻
    欧洲侨报
    华人谈
    华人街
    新华时报
    欧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