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医生提醒:黑木耳这样吃致命!7岁女孩吃了一盘黑木耳多器官衰竭!
黑木耳,是很多家庭十分常见的食材,许多人都习惯将木耳泡发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烹煮,但是近日,杭州附近就有一幼童因食用隔夜黑木耳而被送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孩子现在情况如何了?
7月27日中午,雯雯的妈妈拿起了泡发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捞起,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
雯雯和妈妈吃得欢快,而弟弟不爱吃木耳,没吃几口,还吐掉了。第二天,三人先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等情况,便到了当地某医院就诊。弟弟情况不严重,对症治疗后好转。雯雯和妈妈则是情况急转直下,多项指标异常,尤其是雯雯,昏迷、肝功能衰竭后立即被转院至浙大儿院。
7月31日傍晚,雯雯被救护车送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接诊的医生叶盛,一翻开病例,并与雯雯家属一聊,这才知道,原来她们吃的那盘黑木耳足足泡发了两天两夜。“雯雯妈妈就把黑木耳放在家门外的露天泡发,两天两夜后,焯水凉拌后食用。”叶盛说。
黑木耳中毒无特效药
这种毒素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隔夜黑木耳,食物中毒,此时,叶盛心里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在临床上,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
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叶盛说。
而随后,省疾控中心对于雯雯血液的检测,确定了叶盛的推断,确诊雯雯血液中有米酵菌酸。“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我们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叶盛说。
但即使是这样迅速和及时的抢救,雯雯的病情依旧让人揪心,“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到50%以上。”叶盛说。
黑木耳中毒的惨痛教训不少
这个错误千万别犯
事实上,这些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屡见报端。
2017年7月,福州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28岁辽宁姑娘毕雪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2016年7月,温州董先生和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董先生吃得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毕女士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而这些黑木耳中毒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黑木耳一般都泡发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败变质。
“椰毒假单胞菌生长温度约为25到37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7度,最适产毒温度为26度。这个细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它产生的外毒素(主要是米酵菌酸)所致。米酵菌酸一旦产生,无法用热水消毒,也无法清洗干净。雯雯的妈妈将泡发的木耳在露天高温环境放了两天两夜,再进行烹饪,毒性非常大。”叶盛分析。
夏季注意食品卫生
木耳随发随吃
那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他建议,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杭州人常吃的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其次,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另外,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针对夏季食品安全,叶盛特别提醒,还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掌控,注意手部消毒卫生等。
via.每日商报、杭州日报